• 欢迎访问深圳市龙智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86 199 2663 9268 曾先生

语言:中文 / EN
天然气商用车已成全球趋势
作为车用燃料,LNG(液化天然气)与传统的燃油燃料相比,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对发动机损耗小、燃料费用低、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国外,LNG商用车的研发和应用很早就得到了大力推广。   多用在商用车领域   以美国和德国为例,LNG汽车的推广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据了解,目前在营运LNG车辆主要是商用车,比如城市公交、城市工程车辆、环卫车辆、物流运输公司。这首先是因为商用车的运输量大,使用率高,且天然气价格相对燃油更便宜。其次,LNG车有着更小的污染排放。相比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大量颗粒物和造成的噪声污染,LNG车辆的污染更小。   在美国,目前使用LNG车型最多的是物流用车,在中短途重型卡车的使用推广上,LNG车以单气瓶纵置在车架两侧的方式为主,既可以选择点燃式的燃烧方式,也可以选择HPDI的混合压燃方式(与柴油发动机类似)。比如,UPS物流集团使用的中短途车辆就大部分采用HPDI类...
[ 9/7/2021 ]更多>>
装备制造业要向价值链高端走 寻求突破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往大了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往小里讲,关系到很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等装备制造业人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10年来,中国机械工业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梦想,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推进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王金富说:“在鉴定一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是否强大时,人们都比较在乎几个方面的表现――是否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较强的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高端装备占有率,其主流技术装备品种质量是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际上,就是要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如何。”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拉动内需和多项鼓励政策的驱动下,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上实现了强劲增长。”王金富表示:“但是,中国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
[ 9/7/2021 ]更多>>
林毅夫:“4万亿”之后中国基建投资仍不足
 即使是在2008年中国实施4万亿刺激计划、大力发展基建之下,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非饱和,而是不足,”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2013年博鳌论坛上表示。  以下为相关文字实录:  林毅夫:我想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争论很重要。从争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才能增强对现象本质的认识,我个人非常赞成要有争论,争论总比舆论要好得多。从2008年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推出4万亿财政政策,当中盖了不少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中国的基础设施是不是过剩?我想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确实是改善了很多,比如说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美国高速公路是9.5万公里,现在大陆的高速公路是9万多公里,和98年第一次财政政策之前,当时朱镕基第一此讲经济财政政策,也是建铁路、高速公路。98年大陆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数是4700公里,那时候就改善很多。  林毅夫:是不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就饱和了?这个...
[ 9/7/2021 ]更多>>
制造业升级带动机器人需求 多地打造基地
造船业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及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韩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大户,每年为韩国带来巨额的贸易顺差。前几年,韩国造船业的出口额、外贸顺差额在韩国的七大出口产业当中曾连年高居榜首, 2010年和2011年的船舶出口金额分别为467亿美元和541亿美元,2012年船舶出口金额降至400亿美元以下。因此,造船市场的动向牵动着韩国敏感的“经济神经”,每逢年底和年初,船市的“阴晴冷暖”都成为韩国业界的分析、预测热点。     预测:船市有望好转但短期内依旧低迷     韩国财界和相关业界对2013年国际造船市场的展望总体来讲较为谨慎,但大都认为2013年船市将会好于2012年。韩国贸易协会发表的2013年韩国支柱出口产业“气象图”显示,造船产业2012年为“多雨”,2013年则变为“阴天”,气象等级上一个台阶。韩国的大企业财团组织机构——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分...
[ 9/7/2021 ]更多>>
韩国造船业置“旺炉”烘“潮气”
     正如高宰浩此前在韩国造船协会新年团拜会上所说,全球对船舶‘绿色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国际海事机构(IMO)对船舶节能减排、环保和航海安全的规定、标准在制定、出台,这会推动市场对亲环境、高能效船舶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船舶正在成为造船和海运市场上的‘宠儿’,造船企业如果能够主动和积极地去应对造船市场的这一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就会成为船企抢占市场的好机会,就会成为船企竞争力构成的新要素。他表示,韩国造船企业要保持过去多年积累沉淀的造船产业实力和船舶建造技术力量,在此基础上,“今后要拥有海工装备技术,提高海工设计能力,提高海工装备配套的物资、设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夯实海工装备基础,为此,船企要全面加强与中小配套企业的协作关系”。     对于海工市场,韩国船界一致认为,2012年国际海工市场较好的势头将会在今年延续,而海工正是韩国船企的强项...
[ 9/7/2021 ]更多>>
联系我们
  • 手机:+86 19926639268(國内)(曾先生)
  • 手机:+852 98135768(香港/海外) (鄧先生)
  • E-mail:RFQ@smartech-hk.com
  • 电话:+86 0755 23206882
  • Lewistang@smartech-hk.com / Office.Lewis@gmail.com (香港/海外)

    +86 152 200 498 94 / +852 9813 5768

网站导航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应用案例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邮箱联系:

RFQ@smartech-hk.com

留言